第174章 赶考书生与花魁的风投韵事-《大唐第一主播》


    第(2/3)页

    他欲哭无门,恨不能找根绳子把自己活活勒死。

    偏偏他还不能死,因为他得活着给自己的儿子烧香还愿。

    顺便再一次次的满足左武卫以后可能会再来的各种要求......

    离别的时候,王元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后悔过。

    他后悔自己干嘛要去招惹李行周。

    他后悔自己早没想到李行周是个胆大包天什么都敢干的主。

    他后悔自己一时鬼迷心窍,干出了这样的蠢事。

    但这些后悔,终究只能随着风飘散在空中。

    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的子侄后人还在李行周的左武卫中。

    他怕就一辈子也摆脱不了李行周的讹诈与控制了。

    那一刻,他的背影一下子变得苍老无比……

    从河州城离开后,李行周就带着新募的一万五千个新兵,开拨回陇西城。

    毕竟,黑齿常之已经催了他太多次了。

    大军开拨,一路上大家都很沉默。

    毕竟,新募的大多数都是河州人。

    这一离开,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回来。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不知道这一万余人多少人可以回来。

    一阵悦耳的乐声突然响起。

    低沉哀婉,幽怨缠绵,弦音如泣,琴声似诉。

    带着几缕悲欢,几多忧愁。

    车队渐渐停下,细心倾听这离肠之颂。

    待到一营结束时,空旷的大地上,依然是余音袅袅,荡而不决。

    不远处,有一架马车,乐声正是从那马车里传出来的。

    那是那位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李白狮吗?

    想不到她竟也会来到这里弹琴相送。

    李行周微微笑了。

    他叫过柿子,对他说。

    “你去告诉那马车里的人,就说李行周再聆仙音,谢谢乐花魁了。”

    柿子匆匆跑了过去。

    没过一会回来,柿子手里还抱着一架琴又跑了回来。

    挤眉弄眼的说道。

    “彘哥儿,马车里的那花魁,她即将回返苍天城,今后恐难相见。”

    “将军英雄人物,她望而倾心,特赠此琴于将军。”

    “祝将军再创奇功,早日得胜归来。

    “她还说……”

    “还说什么?”

    柿子风骚的想了想。

    “她还说,琴送则音绝,李白狮从此将绝迹渭水。”

    “除非有朝一日,将军将此琴再送还给她。”

    李行周听得一呆,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他怎么也没想到,只是听雨轩上的一次偶然邂逅,自己竟然会令一个见惯天下男人的花魁倾心。

    并为自己赠琴绝音,从此退出青楼生涯。

    这,算怎么一回事?

    李行周忽然想到后世流传的一个经典故事。

    赶考书生与花魁的风投韵事。

    古代有一花魁,遇到一个上京赶考的穷书生避雨。

    发现其很有才华后,掏出一些银两,并以身相许。

    次日花魁垂泪送书生:“君若高中莫负妾身。”

    书生发誓后走了。

    花魁让丫环把书生的名字纪录在册。

    丫头说:“这已经是第五十个书生了!”

    花魁说:“没办法,总有一个会真的考上的。

    ——2016最佳《风投》

    书生让书童把花魁的名字记下,感叹道。

    “这是第一百个了啊。”

    ——2016最佳《融资》

    书生的伴读童子问书生。

    “公子,自从三年前你离家,如今已经睡了九十余名女子了,我们在各大赴京路上往复,难道就不去赶考了吗?”

    书生答:

    “赶考当大官不也是为了钱和女人吗?既得痴情女子九十有余,还赶着考啥?”

    ——2016最佳《泡沫》

    书生从身上掏出小册子数了一下,感叹道。

    “这是第一百个花魁啊。身体不行了,银子也够买田建房了,回家!”

    ——2016年最佳《诈骗》

    三月后,乃有43号书生进士及第,高中探花。

    诚不负鱼水之欢,前来迎娶。

    霎时间,凤冠霞帔,鼓乐喧天,好一番锦绣富贵。

    岂料25号书生高中状元,回乡省亲,顺道前来下聘。

    二书生争执不下,惊动地方。

    花魁眼看事败,遂投缳自尽,自挂东南枝。

    后丫鬟扶正,做了探花娘子,为念旧主之恩,于后花园建一亭,取名风投。

    逢初一十五敬香三柱,嗟叹不已!

    ——2016年最佳《借壳》

    抵京后书生把所带银两的十分之一让书童去京城赌场压了自己考不上。

    ——2016最佳之《对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