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觉得,若是创造天功,或许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创造天功,一门新的天功,关键点并不在天功本身,而是在这个“新”上。 新思维,新构想,新模式,新框架,新理念,新体系,新原理,新形式,新本质。 总之,就是要新,要与以往不同,各个方面都不同。 甚至,甚至就连威力、结果,都可以不考虑在内。 这一刻,他遗忘了百转夺天功,遗忘了无限天形功,遗忘了天罡地煞功,也遗忘了自己的天数大道。 一切成体系、成规模、成套路的旧知识,全都被他遗忘,只剩下一些最为基础的内容。 随着旧知识的遗忘,在他心中,仿佛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等待探索的世界。 一个个平日里,被他重视,又不是很重视的概念,都逐一跳了出来。 就比如循环、不循环、有限循环、有限不循环、无限循环、无限不循环。 这些东西,他都曾经研究过,但并没有深入,只是沉积在了脑海的最深处。 类似的概念还有一些,什么存在不存在,什么精神非精神,什么非想非非想等。 很快,他就将自己脑海中,积攒、积累的无数概念,全都聚集到了一起。 这些概念,全都是单一、碎片化,不成体系的。 他要看看,这些不同层面,互相之间自己找寻不到联系点的概念,能否在心不可控的情况下,自行完成整合。 这一刻,他的状态很难形容,既超然于世,又身处局中,两种状态同时在他身上出现。 一个自己在观察另一个自己。 这个自己以淡然、超然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创造功法为目的,观察另一个自己在不受控制、不受干扰、不受制约的情况下创造功法。 听起来,似乎有些绕口,简单点说,就是想这样,就不想这样,不想这样,又想这样,想就得做到不想,不想又得做到想。 本来,无起以为自己对于心的研究已经很到位了,不认为世间有几个人能超越他。 但现在,他改变这种看法,发现自己以前太自以为是了,也太过于无知了。 一个人无知,并不一定知道自己无 知,唯有知的越多,才能发现自己无知。 话这样说没错,但想要真正的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没那么简单。 尤其是无起这等存在,不由内到外,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不颠覆自我、打破自我、打破思维,就永远看不到这一点。 渐渐地,无起的注意力从整合概念碎片、创造新天功转移到了探讨有知与无知的关系上来。 就在这个时候,那颗不受控制的心,或者说是隐藏在身体里的无落,终于开始工作了。 一个个概念碎片进行分解、复制、延伸,彼此之间相互交叉,进行匹配。 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不知道过了多久,概念碎片不再是碎片,而是成为了一张网,一张成体系、有逻辑的网。 这个时候,无起的注意力终于又转移了回来,而无落也在这个时候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就此归隐,不知去向。 看着眼前的新知识、新体系,无起不由得皱眉,发现并没有什么逻辑所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