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反响-《脑域科技树》
第(3/3)页
刚才这个情报分析人员发言完毕后,他就在想,永远不要小看专业情报机构的分析、判断能力。此人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根据一些零星线索,分析出来的结论就已十分接近真相。
不过,这是他故意透露了不少信息的前提下。本来发布视频,目的就是要敲山震虎。
“我感兴趣的是,马由这一方,是通过什么样的战斗方式,轻松获得了这场双方战斗人员达300人、规模不算小的武装冲突的胜利。毕竟,从佣兵团手中缴获的武器看,他们的装备也达到了目前国际主流火力装备。他们甚至还配置有一些重火力,如肩抗式火箭弹、手雷、机枪等。但从影像画面中看得出,这些都没在战斗中发挥作用,就全部被俘。 ”
马由这时乐呵呵地看戏,的确几方战斗所用的武器十分先进,这些情报人员没有参考资料,再给他们10年也难分析出来。这次反袭击的攻击主力,连隐剑都不知晓,安保团队更不清楚。
“马由一方乘坐的交通工具,也很有意思。虽画面中没有暴露具体型号,但巴国军方只有那么几架老旧型号的武装直升机。并没有中、大型运输型直升机。我有一个判断,他们乘坐的正是蓝星飞机制造公司,刚完成试飞、即将正式面世的新型涵道风扇直升机。新闻中,马由在巴国的行程,就是乘坐的是他们自产的豪华公务型直升机。护航的4架直升机是中、大型运输机。新闻画面中,因为没有特写和内景镜头,无法判断是否有武器平台改装。”
马由再次乐了,他的直升机核心技术,可不是常规武器平台,而是反导弹系统。知道答案的情况下,看一帮“学生”答题,还是很有意思。他把观看这些人会议,当成了娱乐活动。
“那么长途奔袭,报复佣兵团基地采用的是什么飞行器?我建议要追踪调查。你问我怎么知道是飞行器?这不是很显然的事实吗,请听我说完。”
这位情报官有些鄙夷地看了旁边的杠精,继续分析。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