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为好-《纵兵夺鼎》


    第(2/3)页

    郭嘉被此言引得捧腹,他不知道过去乌桓人是什么模样,他只知道在燕氏的统治下,乌桓下有骑手上至大王,但凡征召必然随叫随到,从来没有过例外……他更知道,这是鲜卑彻底撤出塞内、南匈奴全都发配巩县矿山、高句丽扶余不复存在后,乌桓国仍旧存在汉土的原因。

    燕北说的是事实,简单明了。如果这世上有一种兵器能完全代表汉人的话,那就只有环首刀,没有例外。

    “不过这话肯定不能跟小桓儿这么说,你说这当阿父真是奇怪啊……我居然不想让他知道知道燕某所得以立身的道理。”一切道理燕北都懂,无非是他一刀切下去,有乌桓人逆来顺受做他的刀,有匈奴人想着反抗。他凶猛又强悍,却不希望儿子将来也是这个模样,最终他摆摆手将书信放在一旁,对郭嘉问道:“徐州怎么样了?”

    养儿子对燕北来说就像养弟弟,却又要比养弟弟困难的多。当初他把燕东拉扯大,但那时候他闲,说好听点不过是个游侠,难听的便是个亡命之徒,所虑不过让弟弟与门客吃饱穿暖,再无其他思虑。所谓的远大理想也不过是期望宗族能有个弟弟那样的读书的儒生,将来被人尊为士罢了。

    退一万步,就像他带着姜晋等人离家时那样,燕氏到底还有个清白人,也就够了。

    可儿子不一样。

    他迷迷糊糊地削平天下,总不能让儿子将来也迷迷糊糊地治理天下。可他究竟要上哪里去寻找连他自己都不曾学过的帝王之术去教授自己的儿子呢?指望太学那些博士真的行吗?

    恐怕是不行的,否则郑玄怎么不去平定天下呢?

    尔来十余年,燕北读了很多书,但那些教授人们道理的五经表面上是教人如何治理天下,实际上却是在教人如何为帝王治理天下,燕桓需要学这些,却并非仅仅学这些。

    在五经、韬略的普遍的学识之上,他还应当学习用人,也就是领导与担当,这才是统治天下的基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