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太学通议-《纵兵夺鼎》
第(2/3)页
可到了年后,都兴和二年的二月开春了,朝堂上还因这事争论不休,连大儒郑玄都难以制止,这便让他不得不开口了。
他要西征,发动声势浩大的战争,邺都局势不稳可不行,这种情况让他不敢离开邺都。
亲率兵马西征的前提,便是他去并州时朝堂是什么样,回到邺城时朝堂还要是这个样子。因为谁都说不出发兵之后是胜是败,胜了自然万事皆允,可若败了……那可就焦头烂额咯!
燕北听着朝臣在朝堂上还不断的窃窃私语,心中烦躁。抬眼望向端坐着的皇帝,也是一副疲惫的模样,燕北不由地在心中暗笑,这才清清嗓子咳出一声,出列对皇帝拱手道:“陛下,近日以来,朝中对古今经学与过去礼义之事多有议论,以致人心不安。故臣以为,应将此事摆在朝堂,让众儒者博士辩论,以定归仪,陛下以为如何?”
小皇帝听到燕北的话笑了,先是点头应允,接着才颇有感慨地说道:“朕还要多谢燕卿,若非君迎驾于关中,朝臣何以议论经义之事呀!”
可不是么!过去在长安时候朝臣哪儿有空去想这些事情,全都想着怎么保命,怎么为朝廷续命,满心琢磨着与董卓、李郭的对抗,何来今古经义、传统之争?
大司农孔融对这事最为热衷,他是尊古学一脉的,听到燕北提议将此事作为朝议,满心欢喜地对燕北问道:“大司马既有此言,想必已有规制在胸,不如请陛下移驾中兴观,召集天下儒士,行孝章皇帝般的白虎通议?”
孔融这话一出,朝堂百官便像猛然炸开的苍蝇窝,嗡嗡声令人头大。过去章帝时在白虎观行通议,最终决定以古学为尊,使得今时经义受到很大打击,现在听到又有这样的苗头,自然是不乐意的。
“不必了,中兴观太小,又在城中,不够方便。”燕北也连忙摆手,虽然照他心中想法若真达成中兴通议,将来的史书上必会多载他一笔,不过他却不希望在中兴观这样的地方,而是对公卿说道:“既然陛下同意,也不必召天下儒士,如今幽冀学子皆汇于城北太学,便定半月之后,太学讲观吧。到时也请陛下移驾,权当雪融之前出宫散心,到时候由学子抄录议文传告天下,也是一样的。”
这话一出,不单单孔融,很多人都感觉到燕北好像要借此机会做些什么的样子,一时间议论纷纷,不过也都因燕北的威望与太学议事的好奇压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