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封千户,这明显超出匡衡、石显心理底线,当然不干,抗议复争。 元帝顺水推舟,改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陈汤爵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甘延寿回朝任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 义成侯是列侯,可世袭,而关内侯则无法世袭,人死爵除。尽管西征之战,其实是以陈汤为主,甘延寿为副,但从职位上说,甘延寿是上官,按例其当首功,同时也有嘉奖甘延寿曾“力阻”陈汤矫诏出征之意。至于长水、射声校尉,都是食禄二千石,为北军(京师兵)八营中指挥胡骑及弓弩兵的将领。相比西域都护、副校尉,算是平调。而就实权而言,其实是降级了,这也算是不罚而罚。 皇帝做了让步,匡衡、石显也不好再反对,否则就是得寸进尺了,纵不甘心,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议封已定,甘延寿、陈汤入朝拜谢,诸臣道贺。 然后择吉日,天子携诸臣出京师,至南郊。于明堂、辟雍、灵台诸祀堂,告上帝、祭宗庙,大赦天下。 这一天,元帝刘奭红光满面,这是他登基十四年来,武功最盛之际——而这,也是他接受刘向建议,一力封赏甘延寿、陈汤的真正原因。 朝堂上派系倾轧,勾心斗角,张放暂时到不了这一层面,他不去理会,反正他知道甘、陈二人必有封赏就行了。他现在的注意力,集中在富平侯府的账册上。 张放已是一家之主,他必须了解自己的家底,查阅侯府的账册、地契、奴籍,乃至食邑的税务账目,是一位君侯的职责与权力。尽管张放还没有正式继爵,但当他如期完成服丧之后,没人敢置疑,他将成为大汉最年轻的列侯。 账册是家令张敬臣亲自送来的,装了满满一车。当张放得知这还不到三分之一的量时,实在不知该吐槽木简这种东西的文字承载量太糟糕,还是为富平侯府的家底而惊叹了。 当张放了三天,将账册查看得差不多后,才真正惊叹。 首位富平侯张安世时代,封国在陈邑,食邑在魏郡,初食三千户,后增至一万零六百户,是真正的“万户侯”。每年的租税收入达千余万钱。这是什么概念?以百官之最三公为例,岁俸万石(实领四千二百石),折现也不过才七十万钱!若以粮食做为硬通货换算的话,大约相当于今天六、七百万,而这仅仅只是富平侯一半收入而已。 西汉时期中央的财政收入(以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的情况为例)综合租(税)、赋两项,一年中,国家在这方面的财政收入是130亿钱。 张安世所在的昭宣时代为西汉中兴时期,中央财政达到鼎盛,估计能有150亿钱左右。也就是说,光一个富平侯府的收入,就能达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