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手提着酒坛,一手端着酒碗,此刻的蓝玉仿佛把自己当成了‘征倭大将军’,开始在这庆功宴上指挥方遒起来。 说起来,单从战略战术方面来讲,蓝玉的话其实并没有错。只不过这说话的语气方式么,却是实在让人听得有些心中不爽。 这不,就在其话音刚落之际,同样喝得有些上头的汤鼎、汤軏两人当即便站了出来为父出头。 “永昌侯怕是有些想当然了吧?如今我军虽然全歼了倭奴在九州的主力,但我军毕竟是客地作战,人生地不熟……末将以为,眼下当务之急乃是站稳脚跟,稳扎稳打方为上策!” “大哥说得不错!而且倭地虽然狭小,但却多为山地,不便大军行动。若是贸然孤军深入,不说容易中伏之事,单就粮道补给便是个大问题……”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合格的将二代,即便只是纯粹的为了反对而反对,汤鼎、汤軏两人的反对那也是有理有据。 兄弟俩一个从宏观的人心角度出发,一个从实际的后勤补给出发,那是把蓝玉这个计划中最大的两个短板给拿捏得死死的,至少从表面上看是。 其实说起来,作为年龄比蓝玉还要小得多的年轻人,年轻气盛的两兄弟其实对他这一鼓作气、勇猛精进的打法还是十分赞同的。 奈何不会做人的蓝玉这说话态度,却是让两人不得不站出来反对。 “嗯,两位贤侄说得确实不无道理。末将以为,暂时的确不宜贸然突进,倒不如把这已经夺下的地方先肃清稳固下来再说……” 听到汤鼎、汤軏两兄弟这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理由,曾经镇守江阴十年,以善于防守著称的左副将军吴良,随即也是对此表态度支持了起来。 “呵呵,两个黄口小儿不过纸上谈兵而已。若真按他们这打法,稳不稳的先不说,但此举却是必定会给倭奴更为充足的准备时间……”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就在吴良这左副将军对汤鼎、汤軏两兄弟的建议表示赞同的情况下,向来用兵谨慎的汤和却是旗帜鲜明的支持起了蓝玉的打法来。 没办法,对如今的大明来说,威胁最大的毕竟还是北元鞑子,大军自然不能在倭地耽搁太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