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没办法,经历过这次差点被老朱吃大户的事后,钱宽却是发现,自已这个地主阔少,其实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阔。 因此,地主家也没余粮的他,为了自已日后躺平享受人生的伟大目标,这能省的地方自然是要省的。 “你这小子,好好的兴学之事硬是被你说得如此市侩,你就这么不想当官儿?” 听到钱宽这实话实说的回答,知道钱宽不愿当官儿的老朱却是误会了他的意思。 毕竟如今的洪武年间,官吏的选拔方式并不像后面那样几乎全被科举给霸占了。 如今的官吏选拔渠道除了并不常备的科举之外,国子监的毕业生和举荐才是主流。 而这举荐的标准,除了学识才能外,在想要改变元末以来社会风气的老朱这里,名声绝对是最为重要的得分项。 因此,知道钱宽不愿为官的老朱,自然也就把钱宽的实话实说当成了一种为逃避举荐的‘自污’。 “老哥误会了,这跟当官儿不当官儿可没啥关系。再说这节俭之事,不正是陛下大力倡导的嘛!” 经历过先前的口无遮拦惹麻烦之事后,钱宽如今可是谨慎得很,直接就把老朱的‘污蔑’扯到了他自已倡导的节俭之事上。 “既是担心办学银钱不够,那钱公子先前为何不多接收些捐款?” 正当钱宽话音刚落之际,还没等老朱开口呢,一道让人如沐春风、但却十分陌生的声音却是从其身后传入了钱宽耳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