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九 大争之世的缩影-《玄德》
            
            
            
                
    第(2/3)页
    大多数人,还是不得不接受失败的下场,接受自己技不如人的事实,黯然离开这象征着荣誉与身份的考生宿舍。
    “虽然这一次录取的人数很多,但是到底还有七千多人要离开,咱们宿舍还算是好的,五个人里留下来三个,好些宿舍所有人都走空了,或者只留下来一个人,所以,我真的感到自己很幸运。”
    孙钟望着离开的张跃和徐游的背影,像是说给诸葛亮听,也像是说给自己听。
    但是诸葛亮不这样认为。
    “子安,你何必自谦?这是一场公平的考试,大家都在用各自的本领博一个未来,没有出身,没有家庭,没有长辈,只有分数的高低,你实打实的在分数上胜过了很多人,所以才留了下来。
    而且,他们两人的出身都比你好,也更早的接触到了学识,你还在一个一个认字的时候,他们已经能读书了,他们在州学里交游嬉戏的时候,你还要回到家里帮助生产,可尽管如此,你还是留下来了。”
    孙钟扭头看了看诸葛亮,没说话。
    少倾,孙钟吸了吸鼻子。
    “谢谢你,孔明。”
    “无妨。”
    诸葛亮看着张跃和徐游逐渐模糊的背影,还有越来越多提着行李离开考生宿舍大门的落榜考生,缓缓叹了口气。
    过程再怎么愉悦,这也是一场残酷的竞争,是这个社会、这大争之世的缩影。
    可作为胜利者,诸葛亮的心中却充满了怜悯。
    这一日的午后,大部分宿醉的考生也醒了过来,午饭过后,朝廷来人,向通过选考的三千名学子通报了之后的安排。
    他们得到了三日休息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三日之后,他们将会被安排参加正式的面君考试,也就是大汉科举考试的最后一轮——君考。
    君考只有一场,时间是两个时辰,不需要三天三夜的鏖战,但是考试的全程,当今皇帝陛下都会观看,据说皇帝陛下也亲自参与了一部分题目的命题,所以这场君考的意义十分重大。
    朝廷官员再次强调,君考原则上不罢黜考生,但是诸位考生且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对于考生来说如果在君考上做了太过于离谱的事情,还是很有可能被罢黜的。
    比如作弊、答题成绩过于离谱、殿前失仪、不尊重天子之类的,那你们可就要小心了。
    别高兴太早,先不要以朝廷官吏的身份自居,直到拿到官员证书的那一刻,你们始终是考生,而不是官员。
    这个消息公布之后,剩下来的考生们也来不及伤感或者感慨之类的,全都兴奋的议论起来了接下来的君考。
    “真要在天子面前考试啊?”
    “我还以为只是说着玩的,没想天子真的会监考!”
    “那可是天子啊,日理万机,居然会监督我们考试?”
    “要是被天子看中了,赏识了,会不会一步登天?”
    “别想了,一步登天已经不可能了,慢慢做你的从九品吏员,慢慢熬吧!”
    “凡事总有例外吧?当今天子雄才大略,横扫四方,总会做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吧?”
    “你在这里拍马屁有什么用?天子又听不到。”
    ……
    ……
    ……
    考生们三言两语的交谈起了君考的事情,诸葛亮、诸葛均和孙钟则回到了宿舍里,默默准备起了接下来的君考。
    虽然说只要有标准答案,诸葛亮就不担心自己找不到标准答案,但是天子亲自命题的题目,会不会和之前那个命题作文差不多,更加主观呢?
    “均,子安,这一次君考,咱们可能要小心一些了,天子亲自监考的考试,恐怕不单单是一些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