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高义问道:“但你也说过,设备本身应该是没问题的,如果我们引进设备……” 钱进立马摇头: “这哪里是引进设备?这分明是给自己套上枷锁呢。” “第一个枷锁是核心技术黑箱,终生维护依赖泰晤士,咱们就失去技术自主权了。” “第二重,人家可以将我们宝贵的出口罐头产能,牢牢绑定在他们独家的的特殊包装耗材上。” “以我对帝国主义资本家的了解,所谓的独家就是价格高昂、就是他妈的要拿捏我们,这点跟津门引进轧钢机的情况一样。” “而这方面英格兰人比德棍还要狠,钢铁利润大,罐头行业利润薄,成本大头就在包装。” “到时候他们通过所谓的‘先进设备’,最终可以把我们国家辛辛苦苦挣来的出口利润大头,全给套走!” “这种模式,前几年在东南亚就有血淋淋的教训,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都有一些厂子就是这样被西方设备巨头抽干血最终倒闭。” 张处长下意识的问:“你这都知道?” 钱进说道:“我经常跟国外侨胞联系,会特意让他们帮忙收集一些涉及跨国合作的企业最新动态,这样等于是可以摸着石头过河。” “这是个好办法。”时处长又点了一支烟,还问钱进:“你要不要来一支?” 钱进摆摆手:“我不吸烟,因为我媳妇不喜欢我嘴里有烟味。” 众人笑了起来。 有领导调侃他:“哟,钱主任你也是指挥过国际贸易战的一方大员,结果还是个气管炎?” 钱进说道:“那倒不是,我妻子温和又善良,我非常爱她,所以我才要尊重爱护她。” “嗯,尊重爱护妻子是对的,重视家庭是对的。”时处长赞赏的点头。 高义把话题扯了回来: “你的意思是,这份罐头设备项目,本质是耗材吸血型合同?失败是注定的?” “是!”钱进同样回答得毫不犹豫。 他拿过报告翻动几下,指着一组被着重圈画的数字:“看,报告预测‘项目投资回收期三年半’,是基于引进设备后罐头生产综合成本下降20%为前提计算出来的。” “但上面写了,成本降幅计算前提,正是可以自由采购低成本国产标准罐。” “问题是合同里已经约束了,他们根本别想用咱们的低成本罐头,如果一直用天价特制罐,成本怎么降低?我看至少要暴涨30%!” “三年半回收投资额?做梦!不仅回收不了,长期绑定耗材吸血,会让这家厂子背上沉重的债务枷锁,最终被拖垮!” “这是典型的、以设备为饵、以耗材为锁链的慢性自杀式合作!” 工业部一位领导惆怅的一拍桌子,低声说:“怎么会这样?” 钱进说道:“这是国际设备巨头掠夺后发市场最老套、也最高效的手段之一,罐头厂只看设备‘先进’外衣和初期报价‘优惠’,对长期捆绑陷阱的警惕性为零,这是不可取的。” “我敢说,项目启动之日,就是这家工厂慢性失血的开始。” “所以我强烈建议立刻终止合作谈判,至少必须彻底修改合同条款,剔除独家耗材绑定和技术操作限制条款,否则不如不引进!” 这一次,各位领导沉默的时间更长。 张处长摘下眼镜使劲搓了搓脸。 大冷天,他脸上出了油汗。 几次要开口说话又闭上了嘴巴,他最终问钱进:“有没有补救办法?” 钱进奇怪的看向他:“我都说了呀,赶紧终止……” “如果已经引进人家设备了,有没有办法补救办法?”张处长尴尬的说。 钱进想了想,露出诡异的笑容:“有,不过人家是专业干国际贸易的,所以走正路没法补救,只能用歪招。” “这要看想要付出代价的大小,如果想要一劳永逸的补救,那就改合同……” “这怎么改?”张处长心急的摇头,“人家手里也有一份合同正件啊。” 钱进给他挤挤眼:“合同是死的,人是活的。” “调查所有能接触到合同的人,到时候找最缺钱或者道德最差的一个,发展他成为商业间谍……” 几个领导目瞪口呆。 然而这一招是电子备份出来之前,国外各大公司之间商战的主要手段之一。 时处长讪讪的笑了起来:“这能行吗?” 钱进痛快的一挥手做挥刀状:“跟这种败类我们讲什么江湖规矩?他们既然不仁,我们也不义呀!” 高司长摇头:“没那么简单的,合同的签订需要签名也需要印章,偷换一份对我们有利的合同有什么用呢?” 钱进说道:“领导你可误会了,我没想着偷换合同,我要光明正大的再炮制一份合同。” “还是那句话,印章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人活着,那么他就会犯错,比如眼花缭乱签错了文件,比如喝醉了乱签字,比如拿捏住他的痛脚逼他签字。” “事在人为嘛,总有办法的……” 几个领导对视一眼。 再看向钱进的时候,他们下意识的坐的端正了一些。 高义、张处长等人低头开始看自己手里的资料。 时处长沉默地掏出烟盒还想再来一根。 结果烟盒空了。 他烦躁地把空烟盒捏成一团丢在地上,目光抬起,落在钱进脸上: “铁闸的作用,今天算是见血开刃了。” 他喟叹一声,有些懊恼:“哎呀,要是早点——好吧,现在也不晚。” 钱进将两份资料收拾好,整齐的归位。 张处长去惆怅的拉开了窗帘。 中午惨淡的阳光涌了进来,照亮了空气中狂舞的烟尘微粒。 他在窗前站了片刻,似乎在平息某种剧烈翻腾的思绪。 过了两三分钟他才转过身,眼神复杂地看着钱进,却是冲其他人说话:“各位同志,钱进同志的水平咱们都见到了,怎么着,让他看看最近收集到的规划书?” “这两份引进规划,在你眼里判了死刑?”高司长先问了一句。 钱进说道:“对,这两份引进工作不能进行下去,除非大改大修。” 高司长点点头,看向时处长。 时处长说道:“钱进同志的判断力和专业眼光,我相当佩服,张处长说的有道理,可以让他看看这几份新规划。” “当然,先吃饭吧。” 这时候已经是正午了。 外贸部有食堂,吃的还不错,今天中午是蛋炒饭或者水饺,另外有白菜炖粉条这道菜。 钱进吃了水饺,白菜水饺里面有点碎肉,味道还不错。 吃完饭他们又回到原办公室,高义把一摞标着“待审”的文件夹给送了过来,钱进抽出来,里面是十几份薄厚不均的材料。 好家伙。 这真是把自己当牛马使唤了。 高义对他挺好,关心的问:“还有精力看看吗?” “这是其它几个地区刚报上来的初步意向材料,还没有形成完整方案,也没那么详细,可以说,它们还是些‘想法’。” “所以你精力要是跟得上,那就扫一下,看看有没有那种一眼就能看出大坑的?要是有的话,那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钱进默默接过这迭新文件,每份文件里除了项目规划报告,还配有一些前期调查资料。 他看了看。 要看出问题不容易,因为正如高义所说,一切都是初步意向书,大多是简短的报告摘要、接触备忘录或者外商提供的概述文件。 这样他加快了翻阅速度,看看能不能找到点问题。 顿时,会议室里再次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比之前轻快许多,却也更加扣人心弦。 时处长又买了一包烟,他点了一支,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很复杂,一直盯着钱进手上的动作。 然后,钱进翻动的手指顿住了。 第(3/3)页